

17歲時,云南姑娘陳萍因為逃婚來到臺州,再也沒回過家。18年后,早已在臺州落地生根的陳萍偶然間被民警通過身份證閱讀器發現了其長期使用假身份證,同時牽扯出她的“黑戶”身份。因為想念親人,陳萍委托民警尋親,經過民警多天的不斷尋找,陳萍終于得以與親人團聚。
異地冒名生活了18年
7月11日,天臺警方在走訪企業調查居住證辦理情況時,發現一張名為包麗芬的身份證信息有些異樣,身份證上的照片完全不像本人。于是用身份證閱讀器核查了其身份證,發現是假證。經過詢問,“包麗芬”坦白說,自己真名其實叫陳萍,這張身份證是買來的假身份證,自己沒有個人身份證。對于民警的調查,陳萍絲毫不設防,并向民警說了自己的故事。陳萍是云南鎮雄縣人,18年前,17歲的陳萍被家長安排了婚事,對此難以接受的她負氣離家出走,幾經輾轉后來到了天臺縣。 在異鄉無依無靠,又不甘心回家,陳萍無奈之下嫁給了南屏鄉一男子,因為不識字,陳萍完全不知道有戶口這么一回事兒,遇到與戶口有關的東西,她也每每避開?!熬拖裨谏綔侠锷钜粯?,很少與人接觸,也基本不出門?!标惼颊f,自己并不是不想念親人,只是當時沒有電話,自己又不識字,連父母兄弟的名字也不會寫。18年過去,陳萍連老家地址也說不出來,只能偶爾在心里想想家人,不知道這輩子還能否見到他們。
用笨辦法搜尋親人
辦案民警陳仁國說,不管出于工作需要還是尋常同情心,都有必要幫她尋回親人。根據陳萍對個人信息的描述,民警發現網上有一女子與陳萍情況相似,但目前在浦江打工,經過浦江警方回饋,顯示該身份另有其人。從陳萍身上顯然已無法入手,那只能轉移目標,將其親人作為突破口。盡管還知道哥哥姐姐的名字,但陳萍只能念出來,卻不知道是哪個字。民警介紹,陳萍說哥哥叫“陳建”(音),具體出生日期也不清楚。而在一個縣級市,同名同姓的就可能有數百人,更何況并不確定具體地址,逐一核對信息無異于大海撈針,卻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幸運的是,在翻看數千條信息后,陳萍一眼認出一份叫“陳堅”的身份信息,確定那就是自己哥哥。
18年后再聚天臺
讓民警和陳萍都意想不到的是,陳萍的哥哥陳堅,今年4月份也來過臺州,并在椒江辦過暫住證,才過了3個月,他會不會此刻還在椒江呢?民警立即聯系了陳堅所服務的建筑公司。遺憾的是,當時的工地早已完工,工人也都各自散了。民警聯系到了椒江工程的負責人,委托其幫忙尋找。7月12日晚,工程負責人打來電話,告知陳堅目前在義烏打工,并提供了其電話號碼。民警當場撥通了陳堅的電話,一番了解后,民警將電話遞給了陳萍。陳萍接過電話,幾句貴州方言交談后,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失散18年的親兄再次聯系上了。聯系到哥哥后第二天,陳萍就趕到了義烏與哥哥相認。7月16日,兄妹二人返回天臺,并當面感謝幫助他們團聚的民警們。